竹女「小禮堂」的歷史變遷 何志宏 撰
新竹女中校內有一座保存完整的日治建築,於民國113年5月24日經新竹市政府公告核定為市定古蹟,改稱「新竹高等女學校講堂」,即戰後竹女校友記憶中的「小禮堂」,故仍以此為題,略探其歷史變遷。
今日的小禮堂,於昭和四年(西元1929年)四月起動工興建期間,最先是作為新竹州立新竹高等女學校(新竹高女)的「雨天體操場」。昭和六年(1931年)九月七日落成啟用稱為「屋內體操場」。其興建背景是,大正十三年(1924年)新竹高女開校後,原借新竹小學校(今新竹市東門國小),1926年4月遷校現址後,考量將原新竹中學校校舍,改為適合女校所需,為此時整體校舍營建工事之一,由新竹州廳挹注經費,土木課承辦投標,得標包辦完工。
新竹高女的「雨天體操場」落成後,亦稱為「屋內體操場」,兩詞皆日治臺灣各校常見名稱;而雨天體操場或屋內體操場,有的學校可能同時為講堂,但有些則未必等同講堂,指不同的建物。新竹高女有講堂,日文的講堂也可中譯為禮堂,但不一定指的就是今日竹女的小禮堂,因為新竹高女的講堂,在不同時空脈絡裡,其實曾有不同的意涵。
1926年至1931年間,所謂「新竹高等女學校講堂」是以校內寄宿舍部分空間作講堂;1926年前若舉辦盛大音樂會時,也可能在小學校講堂。屋內體操場落成以來,隨著塚本清吉校長任內,例行儀式活動的定型化,如年度開學與畢業典禮、定期奉讀教育敕語,及天長節或地久節等重要活動,固定在此,而漸為1930年代至1940年代畢業生稱為「講堂」或「禮堂」,是舉辦典禮與大型活動的場所。隨著戰時體制的逐步推展,校內外各種組織動員亦於此集會。
屋內體操場之外,其又以講堂的形象出現,並更深入人心,如1934年新竹高女的創校十週年記念活動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便報導於「同校講堂」,盛大舉行,這裡的講堂正是1931年落成的屋內體操場。在日治後期的校友回憶中,「如母親般的講堂」,培育著新竹高女的學生,但其一開始並非單獨作為「新竹高等女學校講堂」的建物而存在,講堂的形象是屋內體操場的延伸。此外,此時期講堂也稱為禮堂,尚未出現「小禮堂」用語。
戰後至約1950年代,校內仍可見稱之「禮堂」,仍未見「小禮堂」。由於二戰末期,校舍受戰火波及,1946年間曾有修繕當時稱為禮堂的記載。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,首度出現「大禮堂」的稱呼,與戰後首位臺人校長姜瑞鵬籌畫校舍重建有關,其有如戰後重建期間竹女「精神的堡壘」,象徵恢復校園風光的寄託。孟淑範校長任內,1960年代時更成為「精神點召」集會,訓勉青年學子培養愛國情操之所在。此時的「大禮堂」,在延續講堂的集會功能時,又更加突顯其在竹女師生心中,比重極「大」,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。
不過,1960年代似仍未普遍出現「小禮堂」一詞。到了1970年代末,落成於1931年的今日小禮堂,已給學生有種「陳舊」的感受。到了約1980年代,可見文字記載明確使用「小禮堂」一詞。1988年的竹女畢業紀念冊,出現手寫題詞:「戌辰、春月、校長、小禮堂前」的文字。「辰戌、春月」指民國77年春天;「校長」為民國76年到任的鍾香華校長。此為筆者所見戰後竹女畢冊中首度明確寫下「小禮堂」的文字記錄。小禮堂的概念,最晚可能大約在1988年前後確立,是1980年代以來,在竹女校內逐漸定型並形成的稱呼。
1980年代至今,普遍更常用「小禮堂」一詞,可能與1982年中正育樂中心落成,復於1988年明德樓拆除重建為今日行政大樓後,三棟建物形成更顯著有新舊、大小之對比有關,加上校舍四週高樓漸次林立,在快速變遷的街景映襯下,不變的禮堂顯得小。在與時推移中,小禮堂仍有多樣用途,1970年代曾是大型音樂教室,今日學校的社團活動、講座或說明會等,亦常在此舉辦。
戰後的竹女,從「禮堂」、「大禮堂」,到今日「小禮堂」改稱「新竹高等女學校講堂」,歷經變化,反映不同時空的人們,對這棟建物的主觀感受。這座建物的客觀歷史變遷,起源於殖民地學校教育對體操教學的重視,逐漸兼為展現儀式的大型集會的講堂。如今的小禮堂,是跨越兩個時代的市定古蹟,不僅是老舊建物,或地理位置上的校園景點,透過歷史的沉澱,更是竹塹地區珍貴的集體記憶,同時也見證了百年女校—新竹女中的世紀風華。
註:本文參考自何志宏,〈竹女「小禮堂」百年風華〉,刊載《世紀竹女·御風翱翔—國立新竹女中百年校史文物專刊》(預計民國113年10月出版)。